太扯 官員要學童分 好人 壞人
丟垃圾是壞 檢舉是好 家長批:貼標籤教育
2008年05月11日蘋果日報
![]() |
![]() |
![]() |
![]() |
![]() |
![]() |
![]() |
辦公室提供
【劉怡女、楊惠琪╱台北報導】準環保署長、台北市環保局長沈世宏最近推廣「公民新倫理」引發各界砲轟。為改善民眾亂丟垃圾包問題,北市環保局近日印製30萬份文宣,賦予社區「好人」、「壞人」新定義,直指亂丟垃圾包者是壞人,規勸違規者不僅是好人,錄影檢舉違規者更是大好人。環團痛批這種環保教育思維太淺薄;教師團體也批沈世宏道德教育不及格。
武斷定義
北市環保局這份爭議文宣共花9萬多元印製30萬份,透過北市各中小學發給學生、帶回給家長,內容除說明取締亂丟垃圾包的新措施,還希望市民從環保觀點,重新賦予社區裡好人與壞人的正確定義,任意棄置垃圾包、遛狗不繫狗鏈或不清狗便,都是壞人;勇於規勸別人不要違規則是好人,將規勸不聽者的違規行為錄下檢舉則是大好人。
準環署長上任將推廣
家有就讀敦化國小學童的北市市民陳小姐昨向《蘋果》投訴,文宣以武斷方式定義好人壞人,有點沒大腦。朋友還因此被小六兒子反問:「校長在學校養狗沒繫狗鍊,那他是壞人嗎?」陳小姐擔心這種好人與壞人的貼標籤教育方式,會讓小孩無法容忍犯錯或失敗,造成負面影響。
家有小三學童的許太太則說:「小朋友還問我,偶爾出門把垃圾丟在外面路邊垃圾桶,沒帶回家,是不是也算壞人?」 敦化國小黃姓小六生說:「壞人應是像小偷那種人;不亂丟垃圾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好人。」
準環保署長、北市環保局長沈世宏昨回應,文宣採好人與壞人的強烈用字,是希望打破民眾不願規勸、檢舉的鄉愿心態。或許有人會因此被歸為壞人,覺得不高興。他認為規勸檢舉違規者應成公民新倫理,上任也將朝此方向推廣製作文宣。
全教會批簡直是笑話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顏美娟表示,鼓勵檢舉並非恰當的環保教育,有如教民眾專注別人過失。好人與壞人的二分法思維也流於淺薄,易使人判斷錯誤。
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則批沈世宏道德教育不及格,「把人行為如此簡化,且無限上綱到好人壞人分法,現在還要推行到全國,簡直是笑話。」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也痛批,「用單一標準去看待好人、壞人,對學生是誤導,更是負面教育。」
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名譽教授吳武典說,中小學階段的環保教育,應從自己做起比較重要,怎可鼓勵學生都去當狗仔隊。
敦化國小校長蔡秀媛表示,環保局先前曾來文,要求學校配合環保宣導;將通知各班導師停止發放,未來校方也將對政府文宣內容進行過濾。
北市環保局鎖定182個常被亂丟垃圾包的地點,實施停收垃圾,引發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