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總覽
【陳慜蔚╱台北報導】兩岸海運直航今起跑,長榮(2603)、陽明(2609)及萬海(2615)等國內主要航商,分別在基隆港、台中港及高雄港等舉行首航儀式,代表中轉石垣島的時代正式結束。航商推估,除年省航運成本數十億元,1年還可新增100萬TEU(20呎貨櫃)貨量,大三通整體商機上看千億元。整體而言,航運業每年新增營收逾百億元,且據指出,目前首航各家攬貨率也逾7成,運力情況優於預期。
共創新局
今日基隆港除了萬海及陽明舉行首航外,還有台航(2617)及華榮共4家航商旗下4艘船舶將在C16號碼頭共同舉行首航儀式,包括陽明董事長盧峰海、萬海董事長陳柏廷、台航董事長張義源及華榮台灣總代理華岡船務董事長洪清潭等,都將親自出席典禮;至於台中港及高雄港,則分由大盛船務旗下2萬噸砂石船開往福州、長榮海運從高雄港開往天津。
萬海受惠效益最明顯
航商推估,除年省航運成本數十億元,1年還可新增100萬TEU(20呎貨櫃)貨量,若以3大貨櫃航運平均可分得約33萬TEU的貨量,各家業者樂觀指出:「以每TEU約300美元計算,每家1年內可增加約30億元營收。」整體而言,航運業每年新增營收逾百億元。
觀察目前各航商航線重心,陽明的美洲線、歐洲線及亞洲線佔比分別為44.43%、37.08%及18.49%,兩岸航線僅佔5%,長榮的三洲佔比則分別為45%、25%及20%,兩岸航線也不到10%,而萬海則以經營近洋航線為主,受惠效益較為明顯。
不過長榮海運董事長王龍雄分析:「兩岸貨運便捷、成本更低後,將更有利於企業兩岸分工,隨著兩岸直航,貨載量也將隨著提高,因此有利於航商長期發展。」以這次首航裝載狀況來看,各家航商指出,也都在約7成以上,有相當不錯的開始。
航運成本年省逾10億
對於直航後商機,陽明海運董事長盧峰海分析,首先將看到各航商的兩岸航線成本明顯降低,包括簽證費用與油料費用,未來國內航商每年可省下各類成本逾10億元,若再加上互免海運營業稅與所得稅等,單一航商成本隨著未來兩岸貨載量可望提高,節省費用初步估計也至少在2億元以上。
此外,盧峰海更看好中國市場幅員廣闊,未來隨兩岸航運公司投資氣氛熱絡,對於航商營運據點的擴充,將更有幫助。
各家航商不但積極爭取兩岸航線,更積極尋求投資當地碼頭的機會,以陽明為例,考量旗下航點所及,對深圳及寧波最有興趣;長榮則是積極往內陸發展,正評估延伸布局至重慶及武漢。
對於投資中國港口,雖然目前多數沿海港口的投資機會已較少,不過陽明主管指出,中國招商局在當地擁有許多碼頭,在經過幾次接觸後,對方對於高雄港也表達高度的投資興趣。
高雄碼頭擬與中換股
據陽明初步規劃,高雄第六貨櫃港BOT案投資金額達150億元,將興建4座16公尺深的貨櫃碼頭,預定2012年至2015年陸續完工,陽明規劃至少將保留60%股權。因此陽明認為,未來在第六貨櫃碼頭正式營運後,將考慮釋出部分股權給中國招商局,以便交換中國碼頭的部分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