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總覽
台北市前副市長金溥聰已接受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的邀請,本月十六日將出任壹傳媒電視籌劃行政總裁。
這位曾是政壇最神秘的人物,在馬英九去年當選總統後,立即宣布「不入府、不入閣」,並前往香港中文大學擔任訪問學者,遠離台灣政治紅塵。正當外界開始揣測金溥聰這個月回台是否將重返馬團隊,他卻已接下壹傳媒新職,主導新電視台的籌設與運作,從學者、政治人物的角色轉換成媒體人,展開人生另一回合的大膽嘗試。
金溥聰的決定,必然引發許多的議論、想像,昨接受《蘋果日報》專訪時,他試著說明轉換戰場的理念與目標,回應外界的種種質疑。
黃敬平╱採訪˙田裕華╱攝
問:你決定接任新職之前有沒有先讓馬英九知道?
答:我不會讓他從報紙上知道這件事,一定會先讓他知道。他了解、知道也尊重我的決定,多說也沒有用。因為改變不了我。
問:你曾說喜歡變化和接受挑戰,但這次職務的變化,自己感覺會不會太大?因為有兩件事令人驚訝,第一個驚訝是為何會從公職選擇到電視台當CEO?第二個驚訝竟然是壹傳媒電視台的CEO?
答:動作不大不足以明志,這是事實。政治圈或相關的人,很難相信像我這樣的背景,沒有政治野心,其實我真的沒有政治興趣,我是一個講求自然、希望簡單的人,我喜歡接受挑戰,可以開創新的局面,我回去政壇最多只是重複人家的刻板印象,對馬先生不公平,對我更不公平。
問:但現在是馬英九最需要幫忙、民調最低的時候?黎智英又這麼具有爭議性
答:社會上有太多人的形象落差太大,我跟黎智英剛接觸時,就讓人覺得他不會有太大的落差,是很單純的人。我不願意多談黎智英、馬英九,我最不喜歡談新老闆,好像要拍馬屁,然後和舊老闆就要刻意劃清界限,這不是我。
問:你的個性蠻強勢,又喜歡衝撞,到時你和黎智英意見若僵持不下,怎麼辦?
答:那是化學跟style的問題,化學是OK 的,最可能衝撞的是在政治立場上,但我們兩個的基本價值觀在政治立場上類似。我不在乎人家怎麼想,也不在乎他們怎麼推測,這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世上沒有絕對的事,但也不要一開始還沒上工,就問我何時會走人。
問:黎智英重視市場導向,如果將來依收視率,應大量播某一方面節目內容,你要怎麼辦?
答:如果我沒有跟他溝通清楚,我們也不會走到這一步。他對電視的看法和對平面媒體的看法不一樣。電視新聞是一個電視台的旗艦,必須有社會公信力,才能成為領導品牌,至少他讓我相信可以有空間去做到,所以我才覺得這是挑戰,而且愈是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的結合、這是一個互相會衝突的結合,愈是更大的挑戰。
問:那是因電視台還沒開張,很多電視台新的CEO上任時,都有很多理想,但最後都會屈服於某種情況,你的問題和底線在哪裡?
答:這就是最大的挑戰,我說要接受挑戰,就是去建立一個既叫好又叫座,有社會定位的電視台。黎智英覺得電視是個夢,跟平面媒體不同,平面媒體較像一面鏡子,反映真實,但電視是在塑造夢。
問:最近引起很多人討論的像邱毅的爆料文化,很多事都沒經過查證,有些證明是對的,但也有些是大錯特錯,這種狀況,你要如何處理?
答:一定要給記者有呼吸、更正的空間。
問:類似這種還沒經過證實的爆料,你會要求電視台如何處理?
答:我參與的新聞部門,會要求盡最大的努力查證,盡量多元的報導,如果犯錯,只要不是惡意的,我們會不處罰,但是一定要更正。
問:電視台在收視率壓力下,時間上不太可能查證清楚,別人都播了,你要不要播?
答:這個外在的過程,一定要內部討論,新聞部要有共識。我覺得要case by case,每件事做你的決定,那是一個集體的智慧,真正的強勢領導是team work。
問:黎智英給你什麼承諾讓你動心?因為他過去開給CEO的待遇都是極高薪,這是不是你重要的考慮?
答:待遇如果是唯一的考量,我以前很多決定都不是這樣做,這個工作是讓我可以轉換跑道,在我剩下十幾年的工作生命中,我倒數的日子中,黎智英讓我感覺到我可以放手做。
問:他有這樣承諾嗎?
答:我覺得這種東西不能明講,跟他合作很愉快,那是一個化學的問題,我今天選擇這條路,我覺得它的挑戰性夠,你說他付我高薪,難道要我跟選戰一樣(編按:在馬英九競選總統時,金溥聰曾說,如選戰輸了,他不領一毛錢薪水),逼得我說我不領薪水,這不行嘛。
問:電視台以後的新聞方針,是你的新聞方針?還是黎智英的新聞方針?
答:他給我的訊息是,新聞部由我當家,整個新聞定向是由我來訂。
問:以後你的電視台是由編輯部自主?還是由CEO主導?
答:新聞部有總監,我會找信任、理念相同的人來做,我只會管大方向,犯錯自己就要更正,我不會管什麼錯誤,應該要盡量多框架,我會在這一塊盡量執行CEO的角色,任何一個團隊都不可能管到細節。
問:以後你的電視台處理馬英九的新聞有沒有框架?
答:我覺得多元的框架,不要只有單一的框架,多元的框架就是正反的多元,盡量求公正,一定是客觀,到底怎麼樣,只有用事實證明,到時候看。我覺得這是一個分寸自己捏拿,新聞有沒有正當性,而跟當事人無關。
問:如果馬政府因為你過去跟他們有淵源,有重大決策要問你的意見或邀請你參與討論,你要不要參與討論?
答:我會著重角色的分際,要看什麼事情,如果是作為一個朋友,我私下可以建議,但你不能說我今天做一個媒體老闆,我們不要通電話了,你不要問我任何事情,我覺得這已經是東方世界把這個標準拉得太高,高到我用另外一個領域解釋,就像東方對男女關係的情慾都搞得太假道學了。
問:如果將來新聞對他們批評,他身邊的人打電話來問,你會怎麼回答?
答:我覺得分寸還是在那個CEO怎麼面對事情,會不會因為壓力而改變立場,如果因為這個角色而必須徹底劃清界限,連朋友都做不成,那樣太虛偽、太假道學,就是矯情。
問:叫好又叫座,是你給黎智英的承諾?還是希望做到的目標?
答:這是一個目標,我們希望能做到,我覺得一個電視台,不只靠新聞節目,還有其他節目,二十四小時新聞台是荒謬的,台灣的新聞媒體那麼惡性競爭,二十四小時新聞台就是一個開始。所以你說我有沒有挑戰,當然有挑戰,這個挑戰包括來自經營管理和老闆的理念是不是一致,都是挑戰,但對我來講,這是一個機會,試試看,我從來不是工作一做,做下去就不肯走的人,有發揮的空間就發揮,不能發揮,我是很淡然的人。
問:黎智英邀請你,是不是也想拉近壹傳媒跟馬政府的關係,或者說他想去大陸發展?
答:如果我是去別家報紙或別的電視台,這種說法恐怕會更被渲染十倍,來到壹傳媒的一個好處是,壹傳媒反共,港台皆知,之所以沒有膨脹十倍,就是要看紀錄,黎智英選擇我,基本上是我們的政治價值互相符合,這都是我們彼此在選擇對方時都有考慮到。
問:電視台的政治光譜定位,很多媒體都會選擇偏藍或偏綠,你怎麼看待?
答:我希望我的新聞團隊是公正客觀、超越黨派色彩,以台灣為座標軸心,象限涵蓋全球。做到像這樣的一個行政管理位子,要做到大原則,而不是去干涉細部。
問:你覺得一個電視台開播前後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答:我覺得開播前要找到一個最好的團隊,經營的困難就是商業市場有收視率的壓力,能在收視率的壓力中,做出社會形象,又能生存,先不要奢言賺錢,至少先不賠錢。
問:電視台有名稱嗎?何時開播?
答:還沒有定案。
問:以後你們會自己開闢一個頻道?還是買一個現有的頻道?
答:不排除任何的可能性,現在才剛起步,一切都還沒有確定。
問:你對馬英九執政近一年的看法?
答:我覺得要做了兩年來評論才比較公平,就像跑馬拉松一樣,沒有跑到一半之前,沒有辦法知道跑的是好是壞,因為距離太長了,這種道理是任何工作也一樣,不讓他做一段時間之後,嚴厲或過於主觀的批評,都會讓自己搞不好受傷,做一半之後再就事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