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專欄 》不能孤立的思考台海關係(杜念中)
政治總覽

點閱()

留言()

剪貼()

轉寄()

列印

新聞快訊

陳雲林登台這幾天在台灣似乎是唯一的新聞。陳的台灣行對於兩岸關係影響深遠不在話下,後續發展也可能對未來亞洲地區造成衝擊。馬政府試圖改善兩岸關係,對台灣來說是可以算是尋求新的方式因應中國的崛起,過去是對抗,結果造成台灣與中國關係的發展落後世界各國。現在開始和解,有突破也只能算是補課。


亞洲其他國家也採取不同方式因應中國的崛起,或謙和讓步,或溫和結盟,或者二者兼具,雙管齊下。十月下旬印度總理辛格訪問日本,與日本簽訂了「安保共同宣言」。雙方同意確保從中東到日本海上航線安全的共同利益,日後並就反恐情報交換、軍事交流及對話等方面加強合作。當然雙方都強調,這樣的安保關係絕不是針對第三國。所謂的第三國當然指的是中國;至於是不是針對中國其實各方都心知肚明。
中國也許因為忙於主辦因應金融海嘯的歐亞高峰會議,為了展現大國領袖的氣度,並沒有立刻對印日安保宣言提出抗議。或者中國深知印日拉近關係勢所難免,暫時選擇低調方式處理。不過從印日兩國強調的共同價值和利益很容易看出,醞釀已久的美、日、澳、印亞洲民主軸心,似乎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麻生加強日澳印關係
日本一直到小泉純一郎擔任首相時期,國家的安全思維都是以美日安保關係為核心。但是從安倍晉三起,安全觀產生很大的改變。安倍明確主張日本要聯合世界秉持共同價值的民主國家結合成某種利害與共的關係;在亞洲他格外側重對於中國具有共同憂心的日本與印度。安倍的想法在美國與歐洲都有人遙相呼應,當然在澳洲和印度也不乏支持者。
日本與澳洲同為美國堅強盟邦,自冷戰開始就有軍事情報方面的交流。也有和美國監測衛星資訊的傳遞。到了發展飛彈防禦時期,雙方和美國在衛星資訊和預警系統方面的合作更為密切。
日本和澳洲在海域監控上也有分工,澳洲的P-3C巡航範圍包括東印度洋、麻六甲,而日本則是以華東海岸為主。澳洲自知本身軍力有限,因此需要結合盟友保衛南太平洋的安全。2007年日本與澳洲簽訂安保宣言似乎是兩國關係發展必然的結果。
冷戰時期日本與印度幾乎屬於不同的陣營,經濟關係不熱絡,更談不到軍事交流。但是安倍認為為了圍堵中國,必須與印度發展密切的雙邊關係。在國會的演講和著作《邁向美麗之國》中,安倍一再強調印度對日本的重要性。
安倍是第一位訪問印度的日本首相,安倍政府雖然短命,但是他的多國民主聯盟政策並沒有因為他的下台而遭擱置。
現任首相麻生太郎擔任安倍內閣外相時,也曾提出在亞洲建立「自由安全之弧」的構想,幫助亞洲周邊國家建立民主自由制度。麻生和安倍一樣,也傾向成立亞洲的四國聯盟。
日本與印度拉近關係,是日本走向多邊安保關係的重要一步。而印度希望積極介入東南亞和東亞的「東向政策」,如果能和日本政策配合,印日關係將來在亞洲的分量隨著美國力量的逐漸式微,必將顯著提升。
日本和印度各自都與中國維持著重要的經濟關係,也有許多安全方面的合作與對話,但這不表示他們會放棄自己的戰略考量,這樣的戰略考量不是硬性圍堵,而是交往與圍堵並重,而且圍堵的方式是實質重於形式,聯盟關係也是無形重於有形。美日澳印都高度關切台海局勢,四邊關係的發展也必將牽動亞洲的權力均衡。

台灣不能再一廂情願
台灣和中國關係正常化,也許符合台灣的利益,不過這個過程必然複雜曲折、充滿風險。中國近些年來已經學到從國際安全的寬廣角度看待台灣問題,台灣自然也不能在輕忽國際大環境的情況下一廂情願的思考自己的中國政策。如何在戰略考量的進退曲折間求得最大利益,仍然是對台灣嚴峻的挑戰。


作者為《蘋果日報》社長

.
馬上登入使用
留言
暱稱
主題
內容
驗證碼
請輸入左方驗證碼
輸入留言後,我們會公開您的IP位址前三組數字,請謹慎發言!
8年偏獨 8年偏統
發表於 2008/11/05 11:39:55  IP:59.125.96.***
不能孤立的思考台海關係(杜念中)
民進黨以前踐踏國旗是為了爭取台灣獨立,但當時國民黨會保護國旗
民進黨現在擁護國旗是為了不讓中國統一,但國民黨卻把國旗收起來
台灣不可能獨立,也沒辦法統一,可能未來100年都是如此
為了贏得下屆選舉,台灣還沒有人敢做這個決定,悲哀..
更多...
輸入字詞:
選擇語言:
生活情報
馬總統日前視察花蓮時向民眾誇口:「買不到(火)車票找我。」結果近日買不到火車票的民眾,真的紛紛向總統府陳情。你認為?
1. 馬英久好大喜功,失言應道歉
2. 馬總統體查民情,深受感動
3. 總統府真的幫忙買票,才貽笑國際
4. 口號喊一喊而已,陳情民眾有問題
5. 其他意見
←上一題 國民黨立委李慶安擁有雙重國籍,即同時擁有美國國籍,你的看法是? ...
更多
壹蘋果網絡(台灣) 壹蘋果網絡(香港) 台灣壹週刊 刊登廣告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2008 Next Media Interactiv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英屬維京群島商壹傳媒互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