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政府太混
2008年09月15日蘋果日報
毒奶粉事件,再度說明了地區間發展不平衡與發展時差的問題,以及犯罪輸出全球化的問題。
中國毒貨防不勝防
台灣在1970及80年代發展的初期與中期,民間也有許多不肖業者出售假酒、含多氯聯苯的食品、含有毒物質的奶粉等等,與今日中國無異。但不同的是,當時沒有全球化,台灣奸商只能害到台灣本地人,害不到外國去;現在則害人無遠弗屆,害人無國界,害人全球化,所以中國的黑心商品就格外引人注目與厭惡。
日本自從中國輸日的毒水餃事件後,對中國貨品審查趨嚴;而歐美等國也因中國輸入的玩具、食品等含有毒害成份,對中國貨也嚴格把關。全球化使得害蟲、病菌、有毒商品得以四處流竄,防不勝防。
台灣對進口貨物的檢疫把關似乎太鬆散,以致屢屢發生問題。事實上,全世界都有類似的事件,加拿大西部的柏樹林很多受到來自中國貨物的細菌感染,枯萎死亡,就是一例,全球化帶來的這種副作用,到現在還沒辦法阻止。
現在毒奶粉散布多廣沒人知道,做成月餅、糕點、飲料等等也難以追蹤。政府衛生單位應該對某些落後地區的進口物品嚴格檢查,以免病毒、有害食品混進來。保護國民健康畢竟是政府的天職;這方面政府太疏忽了。
留言 |
|
|
|
|
|
更多... |
哈燒情報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