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1 / ?

擁有600多年歷史的南韓崇禮門慘遭祝融,從新聞畫面上我看到首爾市民在城下相擁而泣,受訪時無不群情憤慨;於是反思,韓國人如此珍愛他們的文化資產,台灣其實也有許多見證滄桑歲月的古蹟,許多人可能未曾留意;這趟,我以古城門為軸心展開台北行腳,重新發現古城昔日容顏,撫今追昔。 報導╱陳彥豪 攝影╱張世平

 

台北車站與周邊的道路巷弄,早已踏過不知多少回,但真要說起沿路到底有何古建築值得一瞧,卻說不太上來。此行我是因南韓崇禮門事件,心生感觸,興起「我們的城門在哪?」之念;我從北市的老城門開始,逐一走探,才發現這座自以為熟悉的區域裡,竟有許多「被錯過的風景」。
建於清代的台北府城,城門多在1879年前後興築,除了東南西北門之外,在南側城牆還開了小城門,也就是今日的小南門。這些老城門中,西門「寶成門」在日治時期就被拆了,徒留「寶城門舊址」紀念石碑一座。

 

崇禮門遭縱火後,預計至少將花2~3年復原。圖由韓國觀光公社提供,為失火前的樣貌。

古城已逝 城門猶在
要探訪現存的台北4門,我建議步行。繞4門一圈與城內多處舊時景物,不過只需3~4小時,且唯有這種方式,才能一路用五感來捕捉每一處矗立路旁的舊日佳景,從車水馬龍之間,找到幾分溫潤古意。
先從北門開始。北門「承恩門」過去是通往大稻埕的交通孔道,是現存4門中,唯一保存原貌且留存至今者;其餘3門在光復後,都修建為宮殿式建築,除城座、門洞外,其他並非舊貌。
北門前後都有行人通道,在4門中屬親近性最高。此門屬封閉式碉堡,門樓只留小型窗孔,像是相貌威嚴的長者,只要在它前方稍微拉開幾步,即可感受其雄偉。
與北門面對面的台北郵局,肇建於20世紀初,反映當時現代主義建築風貌,尤其外牆的褐色面磚頗具時代特色。沿著延平南路稍往南走,即可看到一幢撫台街洋樓,過去是日人店舖,目前前方雖在施工,造型仍具典雅歐風;續往前行,則來到今稱中山堂的台北公會堂,1930 年代它可是東亞最大市民集會堂之一,亦為日治時期文化活動的重要舞台。
行遊至此,已有幾分追尋舊日台北的蒼茫之感,再轉寶慶路往東,會先經過近百年歷史、具文藝復興風味的台灣銀行,鄰近的228紀念公園,還有著近代建築傑作國立台灣博物館,園內且立有急公好義坊、黃氏節孝坊與廣播放送亭等古蹟,連博物館對面的土地銀行,亦是在裝飾上融入異國元素的重要古蹟。
從228公園轉凱達格蘭大道往東,至中山南路口即是東門「景福門」;這一帶造勢遊行多,因此門竟以鐵欄杆圍了起來,只能遠觀;倒是鄰近的台大醫學院舊館甚是精采,採法國曼薩爾式屋頂,不論造型、迴廊皆優雅,多有新人前來取景。

 

北門是台北府城現存城門中唯一仍接近原貌者,走進一瞧仍可感受其雄偉氣勢。

大小南門 舊時孔道
續往南走,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皆在愛國西路上,雖都曾改建,但前者為古城正門,氣勢猶在;後者則形式較精巧,為過去台北城往中永和、板橋孔道。
此2門周邊還有不少可看景物,與南門相對的台灣菸酒公司,保留總督府專賣局的文藝復興風情;而沿博愛路往南進入植物園,則藏有布政使司衙門,目前雖暫修整未開放,門前仍頗具舊時衙門氣象。
這一段路上其實還有相當多的古蹟、歷史建築,但幾個鐘頭的人文散步,已足以喚醒知覺,何須再嘆古風難尋,處處留意、處處皆風景。

 

北門的城門額「巖疆鎖鑰」一度被日人拿來當作總督官邸的涼亭礎石,約10年前才重新移至北門前。
急公好義坊前的石獅來歷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可能是已消失的台北府衙最後遺跡。


 

在博物館側,保留了建於清代、後被日人拆除的天后宮遺跡,時至今日僅存柱腳石。
經常走過中山堂卻未曾留意,其實它當年可堪稱東亞最大的人民集會堂之一。


 

植物園接近小南門,可順道來此感受綠意。
植物園內的布政使司衙門最近剛好整修中,但從門面仍可感受古時衙門氣息。
植物園可能是台北最容易看到松鼠的地方之一,隨處皆出沒。


 

留言(0) 剪貼(1) 轉寄(0)
暱稱
主題
內容
驗證碼
請輸入左方驗證碼
昔日新聞
 
 

今日大代誌

生活情報
 
壹蘋果網絡(台灣) 壹蘋果網絡(香港) 台灣壹週刊 網站導覽 刊登廣告 聯絡我們 關於壹蘋果網絡
©2008 Next Media Interactiv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英屬維京群島商壹傳媒互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