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1 / ?

最近幾個月,埃及、喀麥隆、象牙海岸、衣索匹亞、馬達加斯加、菲律賓、印尼等國相繼因糧食問題引發動亂,海地更因食品價格上漲引發暴亂,導致政府垮台,主要稻米生產國如泰國、越南、菲律賓等陸續宣布將嚴格限制稻米出口,藉以控制國內大米價格,讓情況更加惡化。

 

造成此次國際糧食價格急漲的原因複雜,包括:全球暖化、轉種生質能源作物、都市化與沙漠化、人口持續增加及國際資本過度炒作等,從這些原因研判,最近糧價暴漲恐怕是結構性危機而非如過去般是由於氣候變化等短期性因素所造成,也讓問題更加棘手。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更將此次糧食危機喻為「寧靜海嘯」,如何對抗這場全球的糧食危機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及國際組織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提高自產比率
在台灣由於過度追求工業化成長的結果,導致國內農戶、農地及農業就業人口相對減少,整體農業部門逐漸式微,而農家所得佔國內總生產毛額(GDP)的比率也從過去的超過5%降低到目前的1.7%。農民必須仰賴非農業所得才能養家活口,農村年輕人口外移嚴重。稻作經營面積也因農地釋出或變更及轉作其他農藝園藝等栽培而縮減,使得近十年來台灣糧食的自給率節節下降,雖然稻米的96%自給率拉高,且糧食安全存量業也提高到三個月(約31萬公噸),近期內國際糧食短缺對台灣稻米市場影響有限。但是佔最大宗的榖物自給率卻由近54%降至44.5%,小麥、玉米的自給率則不到10%,顯示台灣部分糧食供應仍高度依賴進口,若不適時作結構調整,提高自產比率,未來仍無法避開全球糧食危機的衝擊。
糧價飆漲就市場觀點,在於供需不平衡,因此可以從生產與消費面雙管齊下,在供應方面:
(一)投入更多的耕地,用於穀物生產,目前台灣休耕面積高達22萬公頃,政府每年支付休耕補助款達95億6500萬元,不僅是一項龐大的財務支出,更是資源的一大浪費,因此政府有必要重新檢討休耕相關政策,減少將農地用於種植生質能源作物,並經過審慎評估與規劃,應與四年內讓農家所得達百萬的政策相結合。
(二)運用農業生物技術來提高效率和產量,基改產品似乎為糧食增產,紓解糧荒帶來曙光,不過對於基改作物的風險評估與相關風險管理規範,國內應該要加強。政府對於農業科技與基改作物研發工作要予以獎勵,但是對於商品化生產則應抱持審慎態度,才能在這場「基因競賽」中立於不敗之地。

 

多消費魚產品
(三)掌握國外貨源,台灣每年小麥與飼料玉米消費量分別為100多萬公噸與500多萬公噸,幾乎仰賴進口,因此除介入國際農產品期貨市場,掌握一定數量糧食供應外,專家學者也建議鼓勵台糖、台肥公司及民間企業,結合全球各地台商、台僑,發展跨國農業投資,再將穀物有限度回銷台灣,落實大前研一所說的「土地可以進口」概念。
在消費面,可以鼓勵國人改變飲食習慣,多消費魚產品既符合健康概念又可降低對穀物需求,日本原以海洋食品為主食,是世界公認長壽的國家,但近幾十年來,由於西方速食漸成為日本小孩最愛,食物結構的轉變給日本帶來了心臟病、高血壓、心肌梗塞等疾病增加的後果,相信台灣也有類似的情況,目前全世界共有超重人口14億,因饑餓而營養不良人口達8億,這些都可以透過水產品供應,獲得有效改善。台灣若能經由此次全球糧食危機,讓我們重新意識到農業對國計民生的重要性,重新調整農業發展策略,對農業後續發展與整體經濟成長未嘗不是一項轉機。

 


作者為農業經濟學者、專長農漁業經濟與政策分析

 

留言(2) 剪貼(2) 轉寄(0)
暱稱
主題
內容
驗證碼
請輸入左方驗證碼
MM +黑名單 +加為好友
發表於 2008/04/29 20:22:03
糧荒是危機也是轉機(李武忠)
根本是炒作的結果,哪有什麼缺糧? 罪魁禍首就是基金和期貨
缺石油 石油價格飆漲 石油相關類股產業卻利潤業績屢創新高
非凡主播說 可炒作玉米題材 這是什麼邏輯阿?????
更多...
昔日新聞
 
 

今日大代誌

生活情報
 
壹蘋果網絡(台灣) 壹蘋果網絡(香港) 台灣壹週刊 網站導覽 刊登廣告 聯絡我們 關於壹蘋果網絡
©2008 Next Media Interactiv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英屬維京群島商壹傳媒互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