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質疑
教育部昨公布第二批常用「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共一百字,許多民眾的慣用字,如醜的推薦用字是「」、不行則是「袂當」,於事無補則用「無較縒」。教育部年底前將確認七百個閩南語用字,明年並依此審定後年適用的中小學鄉土語言教材。但昨公布的版本有家長質疑不少用字連大人都看不懂。
教育部去年五月公布首批「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共三百個字詞,包括「啄龜」(打瞌睡)、「後生」(兒子)等,昨公布一百個字,如「後背」要用「尻脊」、「哪裡」要用「佗位」等,預計年底前再公布三百字、完成網路版台灣閩南語常用字辭典,明年教材審定即以辭典版本為主。
教師籲加強師資
教育部國語會執行秘書陳雪玉說,已發文各縣市教育局、國立編譯館、教科書商,要求以公布的閩南語推薦字編寫教材及教學,最快後年九月起國中小學鄉土語言教材用字要統一。準教育部長鄭瑞城昨說,目前他不適合對政策發言。
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教授莊萬壽認為,閩南語統一用字早就該做。李江卻台語文教基金會總幹事陳豐惠則建議,有些用字不足處可用台灣閩南語羅馬拼音表達。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昨表示,教育部的統一用字有些讓人看不懂,若大家都不懂就沒意義;北市敦化國小陳姓教師則認為,應加強閩南語師資,否則小孩怎麼可能學得好。
記者陳揚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