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1 / ?

林督,1個名字很中性的女人,她的職業也很中性;40歲那年,她從女記者化身油漆工,從白領變成藍領階級。2006年,她把加拿大成立的「色魔漆坊」搬回台北,卻發現台灣是「仿飾漆」業的沙漠,她出書《創意塗漆技法全書》當名片,開設塗刷教學課程,
再提供漆料、工法、圖案設計到配色等空間變色服務,不只獲得消費者青睞,還有名人顧客于美人加持,她下半輩子的人生路,將從此色彩奔放。採訪╱潘姿吟 攝影╱陳志亮,部分照片受訪者提供

 

名嘴于美人邀請林督為節目《生活好自在》設計漆彩布景,甚至主動幫忙聯繫出版社、義務為書寫序等。


在1995年,我還住在加拿大溫哥華時,友人從台灣來電:「妳最近在做什麼?」我說:「白天看電影、晚上寫影評、有時看畫展、採訪藝文人士,偶爾兼差主持電台節目。」「好棒!」這是友人的回應。
2002年,她又打來國際電話:「好久沒妳的消息,還在寫影評嗎?」「沒有,我現在在做油漆。」「什麼?油漆工?少騙人了。」她以為我在開玩笑。
這是大部分親友乍聽我的職業時的典型反應。
「做油漆」只是個概括,我做得是美化牆面的工作,它叫做仿飾漆(faux finish),這不需要畫筆,所以不能稱為彩繪,而使是用刷子或任何材料,以抹、塗、拍、打、刷、敲等非描繪的方式著上漆料,模仿其圖紋質地,製造木頭、磚頭、大理石、金屬、青銅、鐵等材質,以達到仿古、粗獷、浪漫等氣氛。初階的效果很簡單,不需要任何美術背景,人人可以DIY。

 

遠嫁美國 思想改造
我來自嘉義縣北港鎮,大學考上文化大傳系,北上就學時,認識來台學中文的美籍男友,半年後,披上婚紗、放棄學業,遠嫁美國,當時的我才大三。
我公公是哥倫比亞大學醫學系教授,平時會躺在車腹下修車、也會蓋浴室;婆婆是專職家庭主婦,更是精力旺盛的裁縫高手與美食達人。當時,他們剛買下古宅,正重整經營民宿,無論維修、打掃、粉刷、家飾車縫、選購家具等,事事自己做、樣樣DIY。
這對我這個來自「只管把書念好,其他什麼都不用做」成長環境的東方人,造成強烈衝擊。也是在此時,我頭一次聽到有人對「上油漆」這件事很興奮,這是我與「漆」的第一類接觸。
從此,我的人生有如油漆般,在逐層剝落後又漸漸上色。

 

婚變獨立 記者轉行
結婚的第10年,先生厭倦律師生涯,重返校園攻讀博士,舉家搬到加拿大溫哥華,我則進入《明報》成為藝文記者。家中經濟角色的對調,對原本家庭的平衡造成巨大衝擊,最後協調破裂、離婚收場,我成了單親媽媽。
為了生活,我進入保險業,在送往迎來的人際關係與數字漩渦中打滾,一待6年,乏趣的生活,如同槁木死灰。我決定再選擇1次,兼顧興趣與麵包,以保持永續不斷的動能。
2001年,我參加BCIT不列顛哥倫比亞理工大學的油漆與裝潢職訓計劃,隔年,在加拿大成立「色魔漆坊」執業。

 

回台創業 從零開始
我以為這輩子不會離開溫哥華,誰知到意外讓我決定返台定居。2006年,因父母年邁,讓我回到熟悉又陌生的小島,首先閃過腦海的疑問「為什麼住家都像醫院,牆都是白的?」台灣氣候熱、人熱情,應該像南歐、南美,色彩繽紛才對?
原來,仿飾漆產業,在這裡根本不存在。但在台灣,重操舊業可以生存嗎?在赤腳村賣鞋,會不會雞同鴨講?還是就此發現藍海?
對在台親友來說,1個英語好到可以教學的人,返台從事「油漆業」,令人詫異,「是不是頭殼壞去?」的疑惑從沒斷過。
多數人不明瞭,市場有待開發。我在名嘴于美人的建議與協助,出了1本塗刷專業書《創意塗漆技法全書》,還好有她這位天降伯樂,否則,我連踏出去的第1步要踩在哪裡都不知道。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現在不只穿著粗布衣服,抓著梯子爬上爬下執行藝術油漆牆面設計、施工塗刷技術指導,還開啟櫥窗布布置設計、傢俱翻新、風格傢俱繪製、古建築修復之塗料諮詢,囊括所有空間的變色服務。

 

留言(0) 剪貼(2) 轉寄(0)
暱稱
主題
內容
驗證碼
請輸入左方驗證碼
昔日新聞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今日大代誌

生活情報
 
壹蘋果網絡(台灣) 壹蘋果網絡(香港) 台灣壹週刊 網站導覽 刊登廣告 聯絡我們 關於壹蘋果網絡
©2008 Next Media Interactiv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英屬維京群島商壹傳媒互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