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1 / ?

港都基隆長大的6年級生徐志陞,20歲起步收藏,從東南西北雜亂收,到學會聚焦專注陶瓷、彩磁品。海洋國度長大的他,最愛大魚盤,從大魚,看見舊時代的物力維艱,從大魚,看見老工匠的手繪神采。他不戀棧保有、只求曾擁有,一收一放間,賺得一小筆興趣財,也從找尋獨一無二的玩物衝動裡,
油然生起保存台灣老彩磁使命感。
採訪╱潘怡靜 攝影╱陳志亮
註:本文標示價為受訪者提供,市場買賣行情時有波動。

 

藝品尋寶
六年級收藏家徐志陞,生在一個富裕的年代,不過,秀出來第1件收藏,活在一個貧困的過去。
一個破掉的碗、以釘子修補,是老碗盤收藏市場,奇貨可居的「補丁碗」。連破掉的碗都要補,反應舊時代人們的儉貧。
閩南語有句俗諺說:「燒硘食缺碗,織蓆睏椅條。」意思是說:製陶(硘)的人,多半拿缺角的碗吃飯;織蓆的人,往往沒睡蓆、只睡椅。這樣的舊時代已過去,服務於電子零件業的徐志陞,卻對這些老物記載的軌跡特別鑽研。
沒見著他的收藏前,他與時下年輕人沒啥不同,梳帥帥頭、穿美美衣,但20歲開始的收藏,讓他原可能平凡無比的人生,變得精采萬分。

 

起步甚早 全省走透
10餘年前從1台留聲機起步,與眾多藏家相同,初始企業寶寶、古早民藝全網羅,老眷村、舊房舍就是他的尋寶地,一度開著父親的車全省走透透,做起「南貨北賣、北貨南賣」的小小生意。
後來他發現:「這種收藏方式,不夠聚焦。」於是轉而專注台灣老碗盤、陶瓷、彩磁品。聚焦,讓他收藏研究火力更猛烈、更集中。
其中,大魚盤是最愛。「以前的人無法餐餐大魚大肉,所以在餐盤上畫條魚。」徐志陞港都基隆長大,對代表年年有餘(魚)豐收意涵、活靈活現的手繪技法,找到情感依附的連結。

 

重新橋下 擺攤批貨
與眾多藏家相比,徐志陞算盤打得精,曾在三重重新橋下跳蚤市場擺攤、甚至還批貨給攤友,讓父母從佔空間的抱怨聲中、轉為支持與讚許。
從他手中流通過的老碗盤數量近千件,真正保存在他手上的珍品約百件。割捨,讓他可以在10年間,不向父母伸手、用自己買進賣出賺得有形的流通財,養出一樣收藏樂趣,也從中賺得無形的興趣財。
嚴格說來,他也並非市儈地只賺轉手財。「我最怕那種,要整批買走的大商人。」「我也怕那種,要買走台灣老東西,一箱箱送往國外的人。」徐志陞說,雖然整批賣掉,他可立即獲利,但因體會台灣老碗盤、老彩磁愈來愈少,寧可自找麻煩、分散給多位買家購入,讓自己尋來不易的老東西,分散可能的消逝風險。
採訪近2小時,原以為看盡徐志陞壓箱寶,這時他突然拿出一盤,盤子上彩繪一名矇面的日本女子,原來,好酒陳甕底,這件才是他最感得意之作。

 

行家成全 購入珍品
這只手繪盤,塗有金粉、礦物彩,甚至被風吹動的髮絲,都被細細描繪,燒製火侯與開片幾近瓷器工法,是日本鹿兒島知名、傳承400年歷史的薩摩燒。
「10年前,我到一個專收文房四寶的收藏家家中,他拿出這只盤給我看時,我深深被吸引。」對方輾轉購自日本友人的百年老盤,在徐志陞央求下,最後,對方在「成全你這名愛碗盤年輕人」的惜物、惜才心理下,以8500元便宜價格賣給他,目前此盤市值超過15萬元,是徐志陞少數的非賣品之一。
他最後拿出的這件薩摩燒,生在一個日本皇族、富裕的過去;輾轉留在一個台灣毛頭小子家、珍惜的現在。這就是玩盤弄磁,最饒富趣味的輪迴。

 

留言(0) 剪貼(5) 轉寄(0)
暱稱
主題
內容
驗證碼
請輸入左方驗證碼
昔日新聞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今日大代誌

生活情報
 
壹蘋果網絡(台灣) 壹蘋果網絡(香港) 台灣壹週刊 網站導覽 刊登廣告 聯絡我們 關於壹蘋果網絡
©2008 Next Media Interactiv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英屬維京群島商壹傳媒互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