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1 / ?

老字號有多年根基可攬人氣,卻也常遇傳承難題:一是新店輩出百家爭鳴,下一代不願接管守成維艱,二是背負傳統包袱,想創新也不容易。台南進來涼冬瓜茶,創始店遠溯日治時代,卻因第2代不願接手,歇業超過40年,第3代女婿陳永和接下老店招牌,創新口味改造冬瓜茶為人氣飲品,仿古包裝吸引舊客、創造僻巷商機。林家碗粿開業30年,眼見市場位置漸被取代,新生代林銘義用創新品牌打響老店名號,復古竹叉提升質感,改良碗裝方便外送,投資6萬元,業績成長3?4成。他們用老店多年基礎,略加創意小計,讓老店翻新,業績翻紅。採訪╱郭美懿 攝影╱康仲誠

 

仿舊日作法袋裝冬瓜茶,但反應不佳,顯示復古仍須考量消費者需求。


老店招牌就是人氣指標?承襲岳丈百年字號,台南「進來涼」冬瓜茶老闆陳永和搖搖頭說:「不是老店就生意好,也有很多老店是客人只吃一次就走。」
「傳統老店沒創新,就會被淘汰。」開業30年的「林家碗粿」第2代林銘義也說。
同屬府城老店,在特色小吃爆炸、老字號氾濫的此地,他們早有覺悟。
44歲的陳永和,本身是冰品老店第2代,為調製老丈人記憶中的味道,開始摸索研發冬瓜茶。後來因投資失利、慘賠百萬,乾脆在5年前創業賣茶,承接太太張家蓁的祖傳招牌。

 

奶酪淋冬瓜露混搭
雖然「進來涼」歇業超過40年,老店新開仍有年逾花甲的客人上門回味。「有老的基礎,加上外圍包裝,古早的味道可以吸引人。」他經營主打「創新又仿古」,除還原老一輩記憶中的味道,也隨顧客反應調整甜度,推出重甘甜的百年、古早味冬瓜茶,也配合現代口感推清香口味。
台南是茶飲業發跡重鎮,各式茶飲花樣多,他仿泡沫紅茶推調味商品,冬瓜茶加鮮奶、檸檬、芋頭都受歡迎,甚至可搭配粉圓、蒟蒻。現代人追求養生,他翻藥書研製無糖漢方冬瓜茶;年輕一輩對奶製甜點無法抗拒,他自製奶酪淋上冬瓜露,東西元素混搭一樣對味。

 

口味價格氣氛兼顧
不過在口味之外,他格外重視形象包裝。店門口擺上舊台車、冬瓜重現昔日場景,加上自己設計的超大公仔吸引遊客拍照,「人潮就是錢潮,店在巷內沒人潮,我就自己塑造。」
他也認為有品牌才不會像柑仔店,「進來涼」在歇業期間已被同業註冊,因此取60年前冬瓜茶單價「兩角銀」為品牌名,包藏典故增消費樂趣。「你說店多老、多有歷史,假如口味跟想向落差很大,還是不行。」傳統加創意,就是他的老店生存之道。
「要憑空創業很難,但我們有爸爸花30年拼出來的基礎,只要花點力氣,就能從現在的60分,做到70?80分、甚至90分。」這是林家碗粿第2代林銘義,願捨管理職接家業的原因。
他的父親林萬發1979年創業,奠下老店基礎,雖說碗粿是府城代表小吃,但近年來名氣漸被杏仁豆腐、布丁、蝦捲取代。林銘義分析,碗粿屬主食,不像點心能吃巧也能吃飽,因此需要品牌重新打響名號。
他在去年9月想出「碗開富粿」品牌,正巧遇上府城十大伴手禮活動,明知倉促成軍難獲選,他仍硬著頭皮報名,因此結識輔導店家的美食顧問。「他說現代人軟硬兼吃,軟是指產品口味、價格,要大碗便宜又好吃;硬是氣氛、裝潢、餐具等配件。」這席話令他印象深刻。

 

復古竹叉視覺加分
「老東西加一點創意與變化就有效果。」評估過後,他從小地方翻新老店印象。過去店裡用鐵叉做餐具,他覺得白鐵冰冷沒質感,特地購買台製的流線型竹叉,外帶也從免洗筷改為竹叉片。
以前宅配都用紙盒裝,他參考杏仁豆腐用塑膠碗裝,並考量加熱需求,從封膜到碗盒都符合食品級耐熱標準。「我們訴求很簡單,就是復古作法、傳承精神。」他認為文宣不該只重產品,找來爸爸當代言人,讓顧客印象更深刻。
如此小改變,花不到6萬元,業績卻大幅成長3?4成,甚至有外地客專程搭高鐵轉火車前來購買。「東西好吃是基本,但為何吃你家,不是別家?就是認定品牌。形象塑造出來,就無人可以取代。」林銘義說。
老店重生大不易,透過品牌包裝為產品加分,是兩家老店共同心聲。秉持傳統堅持,注入新意,讓老店招牌翻新,持續向下個百年邁進。

 

 

留言(0) 剪貼(7) 轉寄(0)
暱稱
主題
內容
驗證碼
請輸入左方驗證碼
昔日新聞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今日大代誌

生活情報
 
壹蘋果網絡(台灣) 壹蘋果網絡(香港) 台灣壹週刊 網站導覽 刊登廣告 聯絡我們 關於壹蘋果網絡
©2008 Next Media Interactiv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英屬維京群島商壹傳媒互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