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霸案一審 法官:金融監督機關官員包庇
(中央社記者蘇龍麒台北31日電)台北地方法院今天宣判力霸案,除對相關被告判處重刑外,也告發多達71 人,將移送北檢偵辦,法官認為部分金融監督機關官員包庇、圖利力華票券,違法犯紀。
力霸弊案包含力霸嘉食化遭掏空、中華商銀違法授信、力華票券遭掏空、友聯產險違法放貸、亞太固網遭掏空、東森集團假交易等6大案情,法官認定總計掏空金額達新台幣427億8715萬2406元。
以力華票券案為例,合議庭在判決中指出,力華票券之所以被嚴重掏空,主要是因為主管金融監督機關(民國93年7月1日前為財政部,之後為金管會)人員,漠視相關法令規範,明知力霸創辦人王又曾等人涉嫌背信,不但未予有效監理督促改善,還「放水」不主動移送相關單位偵辦,僅主張是基於政策考量所致,違反了主管監理機關監理作業規定。
合議庭認為,力華票券一再跳票,主管機關卻還一再違反規定、濫用行政裁量權,准許力華票券展期、分期,導致本案爆發,主管機關人員作為,已經讓法定監理功能與目的喪失殆盡,造成投資大眾與國庫的重大損失,全國10餘家票券公司,就只力華票券發生這種問題,「若非故意圖利、包庇,何克致此」。
此外,合議庭表示,包括力華票券、友聯產險與亞太固網等案,因長期由王家親自或指派所屬擔任公司的董、監事或經理人,董事會僅為形式,相關被告在做決策時,明知已違反相關法令而為之,全無謀取公司最佳利益考量,難以認定符合公司治理原則。
對於王家親信,合議庭認為相關人員明知王家人等所為已明顯違反法令,自應斷然拒絕配合相關犯罪行為,並勇於舉發不法,相關人員為一己之私,不顧法令規範與職場倫理,不但有負公司所託的義務,更使自己身陷泥沼、得不償失。971231
---------------------------------------------------------------------新聞討論---------------------------------------------------------------------
-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