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總覽
蘋論:達賴爭議
2008年12月06日蘋果日報
馬總統說,目前時機不方便應允達賴訪問台灣。此話一出,引起許多批評和議論。必須提醒的是,扁主政時期,曾邀請達賴來訪,當時達賴政府正要與北京談判,也因時機問題敏感,達賴婉拒了邀請。
處理國際問題基本上有兩個態度: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理想主義態度是大國玩的遊戲,也是現實上需要時,拿出來當談判籌碼的高調。美、德、法等國領袖,敢於冒犯中國與達賴見面,一方面他們是大國或重要國家,另方面政治上有縱橫捭闔的需求;但為保留中國面子,都盡量在「偶然」場合相遇。
台灣情況又不同。如果是李登輝和阿扁執政時代,基本國策與中國對立,邀請達賴便符合國策,但須付出與中國敵對的代價。馬英九的政策是建立和中國的友好關係,從現實主義觀點來看,不接受達賴來訪也就無可厚非了。
有人認為達賴是宗教領袖,無關政治。其實,各國都把達賴當政教領袖,不止是宗教家。他代表人權、宗教自由與西藏被欺壓的象徵,這點沒人挑戰;但今天台灣選民選出馬當總統,就是支持他的兩岸和解政策。馬暫時婉拒達賴訪台,在政治邏輯上是合理的。
留言 |
|
|
|
|
|
更多... |
哈燒情報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