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總覽
我是一位國中歷史老師,有一個驚人發現,多數的小朋友不會聽或講他的母語,都會地區的小朋友,尤其外省子弟,大多不會聽或講閩南語,客家小孩不會客語,原住民小孩不會原住民語言,至於外籍配偶的小孩不會媽媽的語言,甚至不屑學習,這種怪現象,值得大家關注。
歌謠教唱發揮效果
藉著為學生講解「 清領前期,唐山過台灣 」--漢人大量移民來台的經過,說明台灣族群的分布圖:閩南地區泉州人最早來台,所以「一府二鹿三艋舺」幾乎是泉州人的天下,而且經商居多;另一批閩南人-漳州人稍晚抵台,因此大多居住西部平原-都會區的外圍,種田務農;客家人則更晚來台,只能「 屈居」 桃竹苗、高屏等丘陵地區,吃苦耐勞,咬薑啜醋,養成客家人的硬頸精神。其中還教導他們唱「 客家本色」 (客家歌謠)、「 我們都是一家人」 (原住民歌謠)、「要拼才會贏」(閩南歌謠),以達成族群融合,促進族群和諧,不料竟發揮了極大的教學效果。
至於原住民族(南島語族) ,則因清領前期不當地實施畫界封山政策,導致原住民錯失學習現代文明的機會,以至於社經地位較弱,其實他們都有與生俱有的聰明腦筋、強健體魄、美妙歌喉和銳利眼光……,只要肯上進,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台灣已經出了一個外省總統,說不定哪天也出現台灣的奧巴馬!
學母語增加競爭力
其中最令人擔心的是外籍配偶的孩子,不會說、讀媽媽母國的語言文字,問其原因,是阿公阿嬤不准學,還說學了未必有用。可是當筆者告訴家長說,多學一種語言,將來謀生就業的機會就越大,無論從事外貿旅遊業,甚至還可能擔任我駐外辦事處館舍的專業人員,這是本地學童想學都沒有的機會,結果大部分的家長都能聽得進去,而逐漸改變既有的成見。